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企业急于调整套保策略押注汇率升值,海外资本则显得极其“淡定”。 外汇交易首选的外汇平台:
截至7月20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在69892,连续第四天站在整数关口“7”上方。
“它正在改变我们外汇套保策略。”一家华东地区外贸企业财务总监称,7月中旬在岸人民币汇率上涨突破“7”起,企业内部一直在讨论是否采取延后购汇措施以规避汇率上涨所带来的购汇损失。
此外,这家企业还在打算将未来3个月掉期价格执行价从702上调至695附近,提高自身外汇衍生品交易获利胜算。
一家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主管透露,在人民币汇率突破“7”后,开始押注汇率持续上涨的外贸企业明显增加,一是这些企业结汇金额明显增加,避免汇率持续上涨导致结汇损失扩大,二是他们延后购汇意愿明显上升,甚至部分激进企业将购汇期一口气延后了3个月。
“这导致短期人民币市场供需关系趋紧,反而助长更多外贸企业投机押注汇率上涨获利。”他指出,尤其在外贸订单减少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的压力下,这些企业更倚重外汇衍生品获利填补利润缺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不少银行因此开始研发包括风险逆转组合期权等新型外汇套保工具,引导企业逐步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企业急于调整套保策略押注汇率升值,海外资本则显得极其“淡定”。
“由于中美利差持续扩大导致一年期人民币掉期价格刷新三年以来最高值1250个基点,我们认为短期人民币汇率趋于上涨,干脆就没有开展汇率风险对冲操作。”一位近期持续加仓人民币债券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指出。
外贸企业急调套保策略
上述华东地区外贸企业财务总监向记者透露,企业负责人上周几乎天天过问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原因是当前企业买入的掉期交易期权因汇率走高而无法行权,令企业造成约02个百分点的利润损失。“这些天企业内部一直在讨论,是否将此前买入的执行价702-705的三个月外汇掉期交易头寸迅速平仓,转而买入执行价在695附近的外汇掉期交易。”
在他看来,企业“追涨杀跌”的老毛病似乎又发作了,一看到人民币汇率上涨,企业高层就希望在外汇衍生品套保领域获得投资回报。
前述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主管也表示,尤其在汇率上涨破7后,越来越多外贸企业开始蠢蠢欲动,打算趁着汇率突破关键整数关口“获利”。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一是很多企业大举增持买涨人民币的掉期交易头寸,甚至不少企业的外汇衍生品头寸规模已超过企业日常业务结售汇额度,二是部分企业迅速调整了原先的风险中性套利策略,转而将外汇套保策略转向“买涨人民币”,押注未来3个月人民币汇率将上涨突破693。
“我们调研发现,不少外贸企业也意识到贸然押注人民币汇率上涨存在风险,但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希望用外汇套保盈利以填补美元贷款利率支出压力。”他透露,比如不少外贸企业当前的外贸业务利润率不足2%,但进出口贸易所衍生的美元贷款年化利率在25%左右,因此他们渴望通过外汇套保赚取05%利润用于填补美元贷款利息开支,确保业务盈亏平衡。
因此,他们也在尝试研发一系列新的汇率套保工具,尽可能缓解企业财务压力同时,引导他们逐步树立风险中性套保理念。其中包括风险逆转组合期权,即企业在风险逆转组合期权存续初期无须支付期权费,只要期权行权价能在企业风险承受范围内,就能令企业以更低成本对冲相应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近期,挂钩lpr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产品也开始在外汇套保市场日益风靡。具体而言,一些使用美元贸易融资的外贸企业最初可以按固定汇率将美元换成人民币用于生产经营,在上述产品存续期间,企业向银行归还挂钩lpr的人民币计价利息、银行给予企业相应美元资金用于美元贷款利息支出,等产品到期时,企业再按相同汇率将人民币换成美元以偿还美元贷款本金。如此操作的好处,一是企业能享受lpr利率下降所带来的财务开支减少,二是美元本金结售汇汇率一致,最大限度帮助企业锁定汇率风险。
“鉴于挂钩lpr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产品有效降低企业贷款利息开支,部分外贸企业不再过度押注汇率上涨获利,转而将逾70%外汇风险敞口做了风险对冲,基本达到了风险中性套保效果。”这位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主管表示。
海外资本暂缓汇率风险对冲操作
相比外贸企业基于调整套保策略押注汇率上涨获利,海外资本则淡定多了。
“我们基本没有开展任何汇率风险对冲操作,直接将美元换成人民币以买入中国国债。”一位近期加仓a股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坦言,他的底气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周五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美元净空仓增至1665亿美元(较前一周增加217亿美元),预示着美元被持续看跌,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持续反弹,二是中美利差持续扩大令一年期人民币掉期交易价格上涨至过去三年以来最高值,显示人民币还有较强上涨动能。
他承认,这不意味着他们会持续“裸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不少海外资本之所以没有开展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操作,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短期汇率风险对冲操作“意义不大”。
“以往,会持有3-6个月人民币资产以观察其投资策略收益状况,因此机构必须买入3个月或6个月人民币掉期交易头寸或期权组合锁定汇率风险。但在疫情冲击下,如今基金已将人民币资产的持有期限拉长至15年-3年,因此我们转而更需要买入中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对冲操作头寸。”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师timothy ash指出,这反而让他们有更宽裕的时间寻找最佳的抄底时机。
不过,多数海外资本做了两手准备。一旦中美关系趋紧导致人民币汇率异常剧烈波动,他们会迅速买入人民币套保期权组合规避市场风险。
“在这方面,我们已与投行有过深入沟通,他们也针对上述场景,根据我们人民币资产配置策略定制了外汇期权套保产品并找到了潜在的交易对手,足以让我们快速建立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防火墙。”timothy ash表示。